煤海深处父子兵
----记枣矿集团柴里煤矿刘军家庭
俗话说:“打虎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”。在枣矿集团柴里煤矿就有这么一个家庭,父亲刘春华,儿子刘伟,刘军,他们同在一个屋檐下, 又是父子、兄弟、同事,这是一个特殊的矿工家庭。
“子承父业,我特别自豪”
“我和哥哥都在综采区队,我爸爸也是老矿工”,刘军每次提到爸爸和哥哥,都有一种自豪感。
爸爸刘春华今年62岁,是柴里煤矿运搬工区的退休职工。刘军和哥哥刘伟一个80后,一个70后,中技毕业后都成为一名采煤工人,从一个普通矿工,双双成长为主采区队的生产骨干,这与父亲的言传身教和教育引导分不开的。在他们心中,漆黑的矿井、幽暗的巷道几乎就是生活的全部。他们始终牢记父亲的一句话,“你既然选择要干煤矿,就要有煤矿工人特有的品质: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战斗、特别能奉献,扎根于煤矿,立志于煤矿的精神。”
“责任在肩勇担当”
这个家庭,父子三人都是矿工,作为从事煤矿几十年,已经退休的父亲,比任何人都懂得安全的重要性,从两个儿子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,总是不厌其烦的讲自己的工作经验,讲安全注意的事项,讲身边的安全教训...... 刘军和刘伟从入矿那一天就铆足了劲,他们要以父亲为榜样,“要干就一定干出个样子来,不给爸爸丢脸。”他们是这样想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
见习期刚过,刘军和刘伟两弟兄就主动要求上一线,和班组长、老工人一块干,不怕吃苦,有什么活儿总抢在先、干在前,有什么不懂的、不会的就虚心向他们请教学习。有弄不明白的,就向技术员或老工人请教,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,很好地掌握了掘进工作中的各道工序,对各种操作技能都能熟练掌握。
“安全至上,家里有贤内助”
这个家的三名矿工每天能够安心工作的背后,离不开默默支持他们的母亲和家人们,妈妈为了让丈夫和孩子们安心下井工作,几十年来默默奉献,尽可能料理好家庭,生活上照顾好他们,每次上班前都要嘱咐一声注意安全,下班后,一个洁净的家、一张开心的笑脸、一句温馨的问候和一顿热腾腾的饭菜,时刻不忘睡觉时再吹吹安全枕边风,让丈夫和孩子们感受到全家平安才是最美好的幸福。
“下井干活就得讲安全,没有安全挣再多钱也是白搭!”很朴实的一句话却说出了母亲的心声。刘军的妻子陈静静还参与了“百米井下矿嫂情”一线慰问活动,带动身边更多的家属理解矿工的艰辛,做好安全贤内助。
刘军和刘伟弟兄俩带领一班人,月月超额完成生产任务,班组没有发生过一次事故,多次荣获矿安全生产班组称号,弟兄俩也双双获得安全典范人物、平安幸福家庭等荣誉。
作为新时代的矿工,刘春华、刘伟、刘军这个“矿工之家”,就是靠着这样坚定的信念,忘我的工作热情,投身到煤炭事业中,勤勤恳恳,兢兢业业,为实现自身价值而努力着,他们用自己的言行,诠释着一个煤矿工人的诺言。